|
四月朔日鄉飲于邑董氏之依綠亭口占 / 作者:陳著 |
道義為鄉自不同,肯隨流俗唾衰翁。
高談驚散洗紅雨,清飲喚回依綠風。
直欲鳶魚相上下,那知烏兔有西東。
得閒不樂真堪笑,金谷平泉總是空。
|
|
四月朔日鄉飲于邑董氏之依綠亭口占解釋: 《四月朔日鄉飲于邑董氏之依綠亭口占》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月初一的鄉間飲宴,在邑中董氏的綠亭口飲酒。
道義之人與鄉里不同,不肯迎合世俗唾棄衰老之人。
高談鬧得紛紛揚揚,洗去了紛紛揚揚的紅塵雨,
清飲使我回想起了過去,回想起了那依綠色風景的時光。
我直想與鳶魚相互比較高低,卻未曾知道烏兔有東西之分。
得到空閑卻不感到快樂,真是令人發笑,金谷平泉總是空虛而無實。
詩意:
這首詩詞以四月初一的鄉間飲宴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道義與鄉里風氣的不同,并對世俗中唾棄老衰之人的態度表示不屑。在酒宴上,高談鬧得紛紛揚揚,但清飲卻使詩人回想起過去的時光,思念那依綠風景的美好。然而,詩人渴望與高飛的鳶魚相比卻不知道烏兔有東西之分。最后,詩人感到得到空閑卻無法感到快樂,對于金谷平泉的虛無感到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鄉間飲宴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于道義與世俗風氣的態度。詩中的酒宴場景熱鬧而喧囂,但詩人通過清飲回想過去,表達了對于清靜、純粹的向往。詩人希望超越世俗的追求,與高飛的鳶魚相比,但卻未曾意識到烏兔的不同。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得到自由之余卻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對于金谷平泉的空虛感到失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晰的語言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同時也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