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張子開教授游杖錫寺偶成 / 作者:陳著 |
禪老慈悲下界愁,長詩招我到深幽。
人知晚節陶元亮,誰識初心馬少游。
星月天高空繞鵲,江湖風惡不容鷗。
苦無十畝田堪舍,借得僧房飯幾秋。
|
|
次韻張子開教授游杖錫寺偶成解釋: 《次韻張子開教授游杖錫寺偶成》是宋代陳著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禪老慈悲下界愁,
長詩招我到深幽。
人知晚節陶元亮,
誰識初心馬少游。
星月天高空繞鵲,
江湖風惡不容鷗。
苦無十畝田堪舍,
借得僧房飯幾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禪宗老師慈悲地降臨塵世而感到憂愁的情感。他說自己受邀寫長篇詩作,進入了一個幽靜深邃的境界。人們知道晚年仍然保持高尚品德的陶元亮,但有誰能理解馬少游初心的追求?星星和月亮在天空高懸,繞著喜鵲飛舞,而江湖之上的狂風卻不容許海鷗停留。作者苦于沒有十畝田地可安居,只能借住在僧房中,度過了幾個秋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觀察。作者通過禪宗老師、陶元亮和馬少游等人的形象,表現了對崇高品德和初心追求的敬仰和思考。同時,通過描繪星月高懸和江湖風惡的景象,展示了社會環境的殘酷和不容易實現理想的困難。最后,作者以自己沒有安居之地,只能借住在僧房的境況,傳達了一種無奈和無處安放的心境。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禪老、陶元亮和馬少游的描繪,作者展現了對高尚品德和初心追求的贊美和思考。同時,通過對星月和江湖的描繪,傳達了社會環境的困難和殘酷。整首詩詞以自己無處安放的境況作為結尾,呈現出一種無奈和無常的感覺。通過這種獨特的寫作手法,作者抒發了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