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一日作 / 作者:白居易 |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閑居見清景,高興從此始。
林間暑雨歇,池上涼風起。
橋竹碧鮮鮮,岸莎青靡靡。
蒼然古磐石,清淺平流水。
何言中門前,便是深山里。
雙僮侍坐臥,一杖扶行止。
饑聞麻粥香,渴覺云湯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
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
|
七月一日作解釋:
七月一日作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閑居見清景,高興從此始。
林間暑雨歇,池上涼風起。
橋竹碧鮮鮮,岸莎青靡靡。
蒼然古磐石,清淺平流水。
何言中門前,便是深山里。
雙僮侍坐臥,一杖扶行止。
饑聞麻粥香,渴覺云湯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
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七月一日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詩人在七月一日的清晨,步行在道路上,感受到初秋的氣息。他在寧靜的居所里,欣賞清新的景色,心情愉悅。林中的雨已經停歇,池塘上吹來了涼爽的風。橋上的竹子翠綠欲滴,岸邊的蘆葦搖曳生姿。身后是蒼翠的古石,眼前是清澈平靜的水流。詩人感慨雖然自己身處城市中,看到的景色卻如同深山中一般,寧靜而美好。詩人侍立左右的仆人,一根拐杖扶持著行動。他們饑餓時聞到麻粥的香味,口渴時體會到云湯的美味。這些是詩人平生所喜愛的食物,而今天卻都在這里。除此之外,詩人已經沒有其他的思緒,心已經沉浸在市朝的事務中了。
通過這首詩,詩人將自己置身于寧靜、美好的自然中,感慨著城市的喧囂與浮躁。在煩憂和繁雜的世事中,詩人尋找到了片刻的寧靜和滿足。這首詩以簡潔而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新宜人的畫面,抒發了對紛擾世事的煩惱及對自然景色的醉心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傳達了一種從自然中獲得思考、放松和慰藉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