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 / 作者:李白 |
妾本叢臺女,揚蛾入丹闕。
自倚顏如花,寧知有凋歇。
一辭玉階下,去若朝云沒。
每憶邯鄲城,深宮夢秋月。
君王不可見,惆悵至明發。
|
|
雜曲歌辭·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雜曲歌辭·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
妾本叢臺女,揚蛾入丹闕。
自倚顏如花,寧知有凋歇。
一辭玉階下,去若朝云沒。
每憶邯鄲城,深宮夢秋月。
君王不可見,惆悵至明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是一首表達才女遭遇命運不幸的悲涼之詞。
詩中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她出身于叢臺貴族家庭,才貌出眾,被宮廷選入妃嬪之列。然而,命運卻不幸對她垂下殘酷的一擊。她寧愿不知道美貌也會有凋謝的時刻,然而她最終還是被貶為廝養卒婦,離開了皇宮。離開時如同早晨的朝云消失一般。每次回憶起邯鄲城的時候,她還會夢見深宮中的秋月。然而,她再也不能見到君王了,這讓她感到無比的惆悵和傷痛。
這首詩詞通過貴婦宮闈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無奈和命運的不公。貴婦之間的爭斗、宮廷的權謀、皇帝的任意處置,都讓才女最終不得善終,成為了無人問津的廝養卒婦。這是對封建統治及其對女性權益的批判,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