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 / 作者:朱敦儒 |
晚涼可愛,是黃昏人靜,風生萍葉。
誰做秋聲穿細柳,初聽寒蟬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徹。
拂開冰簟,小床獨臥明月。
老來應免多情,還因風景好,愁腸重結。
可惜良宵人不見,角枕蘭衾虛設。
宛轉無眠,起來閑步,露草時明滅。
銀河西去,畫樓殘角嗚咽。
|
|
念奴嬌解釋: 《念奴嬌》是宋代文學家朱敦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晚涼可愛,是黃昏人靜,風生萍葉。
誰做秋聲穿細柳,初聽寒蟬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徹。
拂開冰簟,小床獨臥明月。
老來應免多情,還因風景好,愁腸重結。
可惜良宵人不見,角枕蘭衾虛設。
宛轉無眠,起來閑步,露草時明滅。
銀河西去,畫樓殘角嗚咽。
中文譯文:
夜晚的涼意宜人,黃昏時人們靜謐,風兒吹拂著浮萍和落葉。
是誰讓秋天的聲音穿越細柳,初次聽到寒蟬的悲涼。
采摘芙蓉花,重重熏染著沈水,暗中香氣交融入徹底。
輕拂冰冷的席褥,獨自躺在小床上,明亮的月光照耀著。
年老后應該避免多情,卻因為風景如畫,愁腸更加纏繞。
可惜美好的夜晚無人相伴,枕邊的蘭花被虛設。
時而轉身無眠,起身閑步,露水中的草時隱時現(xiàn)。
銀河向西流去,畫樓的殘角發(fā)出哀怨之音。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描繪了一個黃昏的情景,以及詩人對于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憂傷和無奈。詩人描述了黃昏時分的寧靜和涼意,風拂過水面上漂浮的萍葉,秋聲穿過細柳,寒蟬的鳴叫令人感到凄涼。詩中還描繪了夜晚的美景,如采摘芙蓉花、冰簟上明亮的月光等。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年老后孤獨和多情的憂慮,雖然周圍的風景如此美好,但愁腸更加纏繞。詩人感嘆美好的夜晚無人相伴,蘭花只是虛設在枕邊,自己時而輾轉難眠,時而起身散步,眼中的露水顯現(xiàn)與消失。最后,詩人以銀河西去和畫樓殘角嗚咽的描寫,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增加了詩詞的哀怨之情。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悲涼的情感展示了朱敦儒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能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嘆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