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 / 作者:朱敦儒 |
一番海角凄涼夢,卻到長安。
翠帳犀簾。
依舊屏斜十二山。
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云散香殘。
風雨蠻溪半夜寒。
|
|
采桑子解釋: 《采桑子》是宋代朱敦儒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一番海角凄涼夢,卻到長安。
翠帳犀簾,依舊屏斜十二山。
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云散香殘,風雨蠻溪半夜寒。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凄涼的場景。詩人原本做了一個悲傷的夢,卻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繁華的長安城。他看到翠綠的窗簾和雕花的屏風,背后是層層疊疊的山巒。有個美麗的女子為他彈奏著琴瑟,她的眉眼低垂著。云散了,香氣消散了,風雨中的蠻溪在半夜里變得寒冷。
這首詩通過描繪凄涼的夢境和繁華的長安之間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失落。他在夢中逃離了悲傷的現實,卻發現現實同樣充滿著痛苦和苦難。詩中的女子可能是詩人心中的理想形象,她為他彈奏琴瑟,但是這一切都是虛幻的,不真實的。風雨的蠻溪象征著詩人的心境,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種哀愁的氛圍。
整首詩詞以凄涼、失落的情感為主線,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迷茫。它表達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向往,以及對幸福和真實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