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和海鹽尉范行之) / 作者:朱敦儒 |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樓。
如今羈旅,常嘆茅屋暗悲秋。
聞說吳淞江上,有個垂虹亭好,結友漾輕舟。
記得蓬萊路,端是舊曾游。
趁黃鵠,湖影亂,海光浮。
絕塵勝處,合是不數白萍洲。
何物陶朱張翰,勸汝橙薤鱸膾,交錯獻還酬。
寄語梅仙道,來歲肯同不。
|
|
水調歌頭(和海鹽尉范行之)解釋: 《水調歌頭(和海鹽尉范行之)》是宋代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樓。
我一生都在欣賞明亮的月光,而在西北方有一座高樓。
詩人表達了對美麗月光的喜愛,以及對高樓的向往之情。
如今羈旅,常嘆茅屋暗悲秋。
如今我身處他鄉,常常為茅屋昏暗而感到憂傷的秋天而嘆息。
詩人以自己流離失所的境遇為背景,表達了對故鄉茅屋黯淡凄涼的思念之情。
聞說吳淞江上,有個垂虹亭好,結友漾輕舟。
聽說在吳淞江上,有一座名為垂虹亭的美景,結交朋友和劃船的地方。
詩人引用了垂虹亭的典故,將其作為友誼和快樂的象征,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友情的向往。
記得蓬萊路,端是舊曾游。
記得蓬萊的道路,那是我曾經游歷過的地方。
詩人回憶起曾經游歷過的地方,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懷念之情。
趁黃鵠,湖影亂,海光浮。
趁著黃鵠的出現,湖水波光閃爍,海上的光芒閃爍。
詩人描繪了黃鵠在湖上飛翔的景象,以及湖水和海洋上的美麗光影,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絕塵勝處,合是不數白萍洲。
絕塵勝境,可謂是數不盡的白萍洲。
詩人認為絕塵勝境的美景是無法計數的,特別提到了白萍洲,以凸顯勝境的眾多美麗之處。
何物陶朱張翰,勸汝橙薤鱸膾,交錯獻還酬。
陶朱張翰是指古代的文學名家,詩人勸告你要享用橙子、薤菜和鱸魚等美食,以回報對美好事物的贊美。
詩人通過提及陶淵明、朱熹和張翰等文人雅士,表達了對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以此寓意友誼的珍貴。
寄語梅仙道,來歲肯同不。
寄語梅仙道,不知明年是否還能相聚。
詩人寄托對友人的問候,并表達了對明年是否能再次相聚的疑慮和期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美麗自然景致、故鄉的思念、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寫和聯想,詩人表達了情感和情緒,并將之融入到自然景色和文化典故中,以營造出詩意深遠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