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筵上答張居士 / 作者:白居易 |
但要前塵減,無妨外相同。
雖過酒肆上,不離道場中。
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
何人知此義,唯有凈名翁。
|
|
酒筵上答張居士解釋:
酒筵上答張居士
但要前塵減,無妨外相同。
雖過酒肆上,不離道場中。
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
何人知此義,唯有凈名翁。
譯文:
但要減少世俗之情,并無礙于外表相像。
雖然身處酒肆之上,但心中仍然專注于佛道修行。
音樂聲音并非真實,花飾色彩只是虛幻。
幾個人能理解這個道理,只有凈名的翁。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回答張居士關于佛教修行的問題。詩人告訴張居士,我們在世俗生活中可以享受外在的快樂,但是內心要減少對世俗的執著,保持對佛道的專注。雖然我們身處紛繁喧囂的酒肆之上,但是心靈仍然屬于修行的道場。詩人用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的表達方式,告訴我們這些外在的享受都是虛幻的,只有通過修行才能達到真實的境界。最后,詩人認為只有像凈名翁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這個道理。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佛教文化中的"世俗即是修行"的思想。詩人用對比的手法,將外在的酒肆和內在的修行進行對比,強調了修行者要在繁雜的世俗中保持對佛道的專注。詩中的音樂和花飾都象征著外在的享受,而詩人則通過"非實"和"是空"這樣的形容詞,表達了這些享受只是虛幻。最后,詩人通過提及凈名翁,傳遞了對修行者的贊賞和敬仰之情。整首詩簡潔明了,意境深遠,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