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張孝祥 |
淮楚襟帶地,云夢澤南州。
滄江翠壁佳處,突兀起紅樓。
憑仗使君胸次,與問老仙何在,長嘯俯清秋。
試遣吹簫看,騎鶴恐來游。
欲乘風,凌萬頃,泛扁舟。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凜凜不能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橫槊,興廢兩悠悠。
此意無盡藏,分付水東流。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淮楚襟帶地》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淮楚襟帶地,云夢澤南州。
這片淮楚之地,是云夢澤的南方州縣。
滄江翠壁佳處,突兀起紅樓。
滄江的翠綠峭壁上,突兀地聳立著紅色的樓閣。
憑仗使君胸次,與問老仙何在,長嘯俯清秋。
仰仗使君的胸懷,向老仙詢問何處在,長嘯于晴朗的秋天之下。
試遣吹簫看,騎鶴恐來游。
試著吹奏簫音,觀察騎鶴的可能前來游玩。
欲乘風,凌萬頃,泛扁舟。
欲乘風,駕馭廣闊的江面,漂浮在小舟上。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凜凜不能留。
山峰高聳,月亮雖小,霜露已降臨,寒冷之氣無法停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橫槊,興廢兩悠悠。
一串吊喪的周瑜羽扇,仍然回憶起曹操手持橫槊的場景,興衰榮辱,歷久悠長。
此意無盡藏,分付水東流。
這種情思無盡隱藏其中,命令著東流的水去傳達。
這首詩以淮楚之地為背景,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美景和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大自然的景物和傳說中的人物來表達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通過描繪淮楚之地的山川水景、紅樓和翠壁,以及對使君和老仙的尋問,表達了作者對過往時光和英雄人物的思念和向往。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傳說人物為載體,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意境構建能力。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深沉的情感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張孝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詩人的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