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張孝祥 |
晝得游嬉夜得眠。
農桑欲遍楚山川。
問看百姓知公否,馀子紛紛定不然。
思主眷,酌民言。
與民稱壽拜公前。
只將心與天通處,合住人間五百年。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晝得游嬉夜得眠》是宋代詩人張孝祥的作品。詩意表達了作者對于民生的關切和愿景,以及對于社會公平和穩定的向往。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日常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晝夜的安逸和人們的生活狀態,抒發了作者對社會的思考和期望。詩中的晝得游嬉夜得眠,描述了人們在白天能夠自由地游玩嬉戲,在夜晚能夠安然入眠的宜人境遇。詩句中的農桑欲遍楚山川,暗示了農民的勞作將遍及楚地的山川,預示著社會的繁榮和富饒。
但是,作者在詩中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問看百姓知公否,馀子紛紛定不然。他詢問百姓是否知道朝廷的政策和治理是否公正。而"馀子紛紛定不然"則表示百姓們的答案并不一致,暗示社會存在著不公平和不穩定的問題。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向往。思主眷,酌民言,表示作者思念皇帝的關懷,傾聽百姓的心聲,并希望君主能夠以民為本。與民稱壽拜公前,表達了作者希望君主能夠與百姓共同慶祝長壽,并且親自到百姓中間接受百姓的拜禮。最后兩句"只將心與天通處,合住人間五百年"表明了作者希望君主能夠與天地同心,與人民共同生活,并且希望社會能夠長久穩定、和諧發展。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寄托了作者對于社會公平、穩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通過描述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現實,詩中透露出對于政治和社會問題的關注,以及對于君主和百姓的互動關系的思考。這首詩既展現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思想,又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部分現實,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