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 / 作者:張孝祥 |
阿誰曾見。
馬上墻陰通半面。
玉立娉婷。
一點靈犀寄目成。
明朝重去。
人在橫溪溪畔住。
喬木千章。
搖落霜風只斷腸。
|
|
減字木蘭花解釋: 《減字木蘭花·阿誰曾見》是宋代張孝祥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于愛情的思念和離別之苦,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現了深沉而憂傷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阿誰曾見。
馬上墻陰通半面。
玉立娉婷。
一點靈犀寄目成。
明朝重去。
人在橫溪溪畔住。
喬木千章。
搖落霜風只斷腸。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著愛情的遺憾和離別的痛楚展開。詩人首先提到了一個神秘的人物,稱之為"阿誰",暗示了這是一個與作者有著特殊感情的人。接著,詩人通過描繪墻陰中的一面微光,把這位令他心馳神往的人與自然景物相聯系起來。"玉立娉婷"這一描寫表達了這位人物的高貴和美麗。
然后,詩人以"一點靈犀寄目成"的方式表達了他們之間心靈的相通和默契。這種默契讓他們心有靈犀,互相理解。然而,明天再次分離的命運使得作者不得不再次離去,留下他深情厚意的句子"明朝重去"。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離開后的心境。他仍然留在橫溪溪畔,思念著那個他無法忘懷的人。喬木在秋風中搖曳,千千萬萬的樹葉隨風飄落,正如作者的心情一樣凄涼和痛苦。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愛情的思念和離別之苦。詩人的筆觸婉約而細膩,情感真摯而深沉。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憂傷的氛圍,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甜蜜和痛苦的交織,引發讀者對于人生離別和愛情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