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 / 作者:張孝祥 |
洛下根株,江南栽種。
天香國色千金重。
花邊三閣建康春,風前十里揚州夢。
油壁輕車,青絲短鞚。
看花日日催賓從。
而今何許定王城,一枝且為鄰翁送。
|
|
踏莎行解釋: 《踏莎行·洛下根株》是宋代詩人張孝祥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栽種在洛陽的根株,它成長在江南,散發著天香國色,價值千金。詩人通過描繪洛陽的三座花邊閣樓和春天的建康景色,以及揚州風前的夢境,展現了花的美麗和詩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的氛圍充滿了輕盈和溫馨,通過描述輕車、青絲和花的景象,給人一種愉悅和愜意的感覺。詩人提到了花的美麗和香氣吸引著許多賓客前來觀賞,這也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賞。
然而,詩的結尾卻帶有一絲憂傷和離別之情。當詩人提到洛陽如今已不再是定王的城池時,他將自己所見的美好之物視為禮物送給了鄰翁。這種離別的情感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哀愁,使人不禁對人事變遷的無常感到深思。
總的來說,《踏莎行·洛下根株》以輕盈的筆觸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人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象和微妙的情感變化,使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對人生的起伏和變遷產生了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