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為總得居士壽) / 作者:張孝祥 |
隆中三顧客,圯上一編書。
英雄當日感會,余事了寰區。
千載神交二子,一笑眇然茲世。
卻愿駕柴車。
長憶淮南岸,耕釣混樵漁。
忽扁舟,凌駭浪,到三吳。
綸巾羽扇容與,爭看列仙儒。
不為莼鱸笠澤,便掛衣冠神武,此興渺江湖。
舉酒對明月,高曳九霞裾。
|
|
水調歌頭(為總得居士壽)解釋: 《水調歌頭(為總得居士壽)》是宋代詩人張孝祥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為總得居士壽)
隆中三顧客,圯上一編書。
英雄當日感會,余事了寰區。
千載神交二子,一笑眇然茲世。
卻愿駕柴車。
長憶淮南岸,耕釣混樵漁。
忽扁舟,凌駭浪,到三吳。
綸巾羽扇容與,爭看列仙儒。
不為莼鱸笠澤,便掛衣冠神武,此興渺江湖。
舉酒對明月,高曳九霞裾。
中文譯文:
在隆中,三次拜訪客,圯上寫了一篇書。
當時英雄感慨萬分,如今一切都已完成。
千年的深厚交情,兩位朋友微笑間,已經離世。
但愿能駕著柴車離去。
長久回憶淮南岸,耕作、釣魚、樵采漁獵混合在一起。
突然間乘坐小船,駛過波濤,來到三吳之地。
身著綸巾羽扇的容顏,爭相觀看列仙儒士。
即使不穿莼鱸笠澤(指清貧之地),也能掛上衣冠,展現神武風采,這種豪情壯志漫游江湖。
舉起酒杯對著明月,高舉九霞般的裾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隆中三顧客和圯上一編書為開篇,表達了對歷史名人的贊頌和敬仰。接著,詩人描述了英雄英雄當日的豪情壯志和事業的完成,體現了英雄的偉大和超越塵世的境界。
詩人通過描繪千載神交二子的情誼和微笑中的離別,表達了對友誼和時光流轉的深刻思考。他希望能駕著柴車離去,表達了對簡樸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在淮南岸的田園生活,描述了耕作、釣魚、樵采漁獵的情景。突然間乘坐小船,穿越波濤,來到三吳之地。詩人通過描繪自己身著綸巾羽扇的容顏,觀看列仙儒士的場景,表達了對古代文人墨客的向往和敬仰。
最后,詩人舉起酒杯,對著明月高舉九霞般的裾袖,表達了對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贊美,以及對自己豪情壯志的展示。
整首詩通過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回憶,以及對友情、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贊美,展現了詩人豪情壯志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英雄人物的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