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垂虹亭) / 作者:張孝祥 |
艤棹太湖岸,天與水相連。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塵三斗,快揖商飚千里,鷗鷺亦翩翩。
身在水晶闕,真作馭風仙。
望中秋,無五日,月還圓。
倚欄清嘯孤發,驚起壑龍眠。
欲酹鴟夷西子,未辦當年功業,空擊五湖船。
不用知余事,莼鱸正芳鮮。
|
|
水調歌頭(垂虹亭)解釋: 《水調歌頭(垂虹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孝祥。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艤棹太湖岸,天與水相連。
我在垂虹亭上,已有五年,但依然沒有改變。
洗去我征塵三斗,快速招呼商飚千里,鷗鷺也翩翩飛翔。
身處水晶闕中,真的像是掌控風的仙人。
望著中秋,沒有五天的時間,月亮依然圓。
倚在欄桿上,清脆地吹響孤獨的發聲,驚醒了長眠的河龍。
想要舉杯酹鴟夷和西子,卻未能完成當年的功業,只是空擊打著五湖的船只。
不需要了解我的事情,莼鱸魚仍然是新鮮的美味。
這首詩以太湖岸邊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描繪了船行太湖、垂虹亭上的景致,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和對生命的悠然灑脫。同時,詩人也透露出對功業未竟、欲望未遂的遺憾之情,以及對過去事物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天與水相連、洗去征塵、掌控風的仙人等,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感受和情緒。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以自然為媒介,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整首詩以水景為線索,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癡迷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太湖的美景以及自己的心境,既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又表露了對未竟事業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期望。這首詩整體氣勢恢宏,意境深遠,展示了宋代詩人的豪放和超脫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