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艤舟采石) / 作者:張孝祥 |
十年長作江頭客。
檣竿又掛西風席。
白鳥去邊明。
楚山無數青。
倒冠仍落佩。
我醉君須醉。
試問識君不。
青山與白鷗。
|
|
菩薩蠻(艤舟采石)解釋: 《菩薩蠻(艤舟采石)》是一首宋代張孝祥創作的詩詞。以下是一種中文譯文:
十年長作江頭客,
檣竿又掛西風席。
白鳥去邊明,
楚山無數青。
倒冠仍落佩,
我醉君須醉。
試問識君不,
青山與白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江頭客的形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江邊長期流浪的心境和感嘆。
詩中的江頭客指的是張孝祥自己,他在江邊度過了長達十年的流浪生活。檣竿掛著西風席,表明他的船只已經準備好,準備啟程離開。
白鳥飛離江邊,明亮地遠去,象征著自由和遠方。楚山青翠無數,給人以美麗的景色和無限的遐想。
詩中提到自己的倒冠和佩劍,是對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自嘲。倒冠是指頭發散亂無章,佩劍是指自己身份的象征,但此刻卻落在一旁。這表達了詩人的無奈和迷茫。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情,他希望自己和酒友一起醉倒,暫時忘卻內心的煩惱。他詢問酒友是否了解自己的心情,同時將自己與青山和白鷗相比,表達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純潔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江頭客的形象,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自我表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無奈和對自由的向往。這首詩以其深情而含蓄的表達方式,在宋代詩詞中占有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