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張孝祥 |
蘼蕪白芷愁煙渚。
曲瓊細卷江南雨。
心事怯衣單。
樓高生晚寒。
云鬟香霧濕。
翠袖凄余泣。
春去有來時。
春從沙際歸。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是宋代文學家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南春天的景色,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蘼蕪白芷愁煙渚。
曲瓊細卷江南雨。
心事怯衣單。
樓高生晚寒。
云鬟香霧濕。
翠袖凄余泣。
春去有來時。
春從沙際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詩人的內心感受為主題,通過描繪江南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首句"蘼蕪白芷愁煙渚"描述了江南春天的景色。蘼蕪是一種野生花草,花白而芳香,象征著春天的美好。白芷是一種白色的花草,也是春天的象征。愁煙渚指的是江水上升的薄霧,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
第二句"曲瓊細卷江南雨"繼續描繪了春天的景色。曲瓊指的是繞著花叢盤旋的小徑,細卷江南雨表示春天細膩的雨水,形容了江南春雨的美麗。
第三句"心事怯衣單"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心事指的是內心的憂慮和牽掛,怯衣單表示內心的脆弱和無助。
第四句"樓高生晚寒"通過描寫樓高處的寒冷氣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樓高處更容易感受到寒冷,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已經進入人生的晚年階段,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冷漠。
接下來的幾句"云鬟香霧濕,翠袖凄余泣"繼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云鬟指的是女子的頭發,香霧濕表示女子的淚水濕潤了發絲。翠袖凄余泣描繪了女子因離別而淚流不止的悲傷情緒。
最后兩句"春去有來時,春從沙際歸"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春去有來時表示春天的離去必然有春天的歸來,寄托了對希望和未來的期盼。春從沙際歸則可以理解為春天的離去和歸來都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顯示了對時光流轉的接受和理解。
總的來說,《菩薩蠻》通過描繪江南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情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意象和情感表達,成為宋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