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 / 作者:張孝祥 |
海云四斂,太清樓、極目一天秋色。
明月飛來云霧盡,城郭山川歷歷。
良夜悠悠,西風裊裊,銀漢冰輪側。
云霓三弄,廣寒宮殿長笛。
偏照紫府瑤臺,香籠玉座,翠靄迷南北。
天上人間凝望處,應有乘風歸客。
露滴金盤,涼生玉宇,滿地新霜白。
壺中清賞,畫檐高掛虛碧。
|
|
念奴嬌解釋: 《念奴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孝祥。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云四斂,太清樓、極目一天秋色。
明月飛來云霧盡,城郭山川歷歷。
良夜悠悠,西風裊裊,銀漢冰輪側。
云霓三弄,廣寒宮殿長笛。
偏照紫府瑤臺,香籠玉座,翠靄迷南北。
天上人間凝望處,應有乘風歸客。
露滴金盤,涼生玉宇,滿地新霜白。
壺中清賞,畫檐高掛虛碧。
中文譯文:
海上的云四斂起來,望著太清樓,盡收眼底的是秋天的景色。
明亮的月亮穿過云霧,城市和山川清晰可見。
美好的夜晚悠長而寧靜,微風輕拂,銀河如冰輪側臥。
云霓三彩彈奏著音樂,廣寒宮殿里傳來長笛的聲音。
月光斜照著紫禁城和奇峰峻嶺,香煙籠罩著玉座,翠綠的靄氣迷漫著南北。
在天上和人間凝望的地方,應該有一位乘風而歸的客人。
露珠滴落在金盤上,涼意在玉宇中生發,地面上灑滿了新霜的白色。
壺中有清酒可供品賞,畫檐高高掛起,虛碧的天空。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以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美麗的秋夜景色。詩中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受,以及對人間和天上的遙思和期盼。
詩中海云四斂,太清樓、城郭山川的描寫展示了廣闊而寧靜的秋天景色。明月飛來,云霧盡散,使得城市和山川清晰可見,營造出一幅壯麗的畫面。
詩中的西風裊裊、銀漢冰輪側以及云霓三弄等描寫手法,通過音樂和色彩的形象描繪,使詩意更加豐富多彩。
詩人通過描寫紫禁城和廣寒宮殿,以及瑤臺和玉座,營造出神秘而華麗的場景。詩中的翠靄迷漫和香煙籠罩,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最后幾句詩中的乘風歸客和天上人間凝望處,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思念和期盼,增加了詩的情感色彩。
整首詩以美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秋夜的獨特感受和想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詩人創造出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引發讀者對自然和的美的贊嘆和情感共鳴。這首詩詞在形象描寫上細膩而生動,運用音樂、色彩和場景的描繪手法,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同時,詩人通過表達對遠方的思念和期盼,增添了詩的情感內涵,使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詩人張孝祥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美的追求,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