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劉禹錫白太守行 / 作者:白居易 |
吏滿六百石,昔賢輒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罷歸。
我秩訝已多,我歸慚已遲。
猶勝塵土下,終老無休期。
臥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詩。
朝與府吏別,暮與州民辭。
去年到郡時,麥穗黃離離。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為郡已周歲,半歲罹旱饑。
襦袴無一片,甘棠無一枝。
何乃老與幼,泣別盡沾衣。
下慚蘇人淚,上愧劉君辭。
|
|
答劉禹錫白太守行解釋:
答劉禹錫白太守行
吏職滿六百石,昔日賢者都離去;
官職升至二千石,如今我方將罷歸。
我的官職雖多,我歸還覺慚愧;
寧可像塵土一樣,終老無休止。
我曾躺下百日禱告,起身吟詠五篇詩;
早晨與府吏告別,傍晚與州民離別。
去年我來到這郡城,麥穗黃黃離離;
今年離開郡城的日子,稻花白白飄飛。
當郡官已經一周年,半年遭受旱饑之苦。
身上已經沒有一片衣裳,田園沒有一根甘棠之枝。
怎能不讓幼童與老人泣別,羞愧不已離開劉君。
【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劉禹錫的回信,表達了自己要離開官職、回鄉之情感。白居易在詩中表達了對官職的冷淡和對人生悲觀的態度。他描述了自己在官場上的經歷和遭遇,以及最后選擇離職回鄉的心情。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情況,他表達了對官場浮燥和物質虛無的不滿,以及對民生艱辛的關注和同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離別之苦和對現實的思考,展示了白居易對生活的痛苦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