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英臺(晚春) / 作者:程垓 |
墜紅輕,濃綠潤,深院又春晚。
睡起厭厭,無語小妝懶。
可堪三月風光,五更魂夢,又都被、杜鵑催攢。
怎消遣。
人道愁與春歸,春歸愁未斷。
閑倚銀屏,羞怕淚痕滿。
斷腸沈水重熏,瑤琴閑理,奈依舊、夜寒人遠。
|
|
祝英臺(晚春)解釋: 《祝英臺(晚春)》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紅花飄落輕盈,綠草濃郁潤澤,深院中春天又晚了。
醒來后感到厭倦,無話可說,小妝懶散。
三月的風景如此美麗,卻在午夜夢魂里,被杜鵑的呼喚所打擾。
如何消遣呢?
人們常說愁苦和春天的歸來,春天歸來,愁苦仍未消散。
閑坐在銀屏前,害怕淚痕盈滿。
傷心欲絕,深沉得像沉水,瑤琴閑敲彈,可依舊是夜寒人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晚春時節的情景。紅花飄落、綠草濃郁,表現了春天的繁華和生機。然而,詩中的主人公卻感到厭倦和無語,小妝懶散,似乎對春天的美景已經失去了興趣。盡管春光明媚,但她的心情卻被杜鵑的呼喚和內心的愁苦所困擾。她感到孤獨和遠離親人,坐在銀屏前,害怕淚水滿眼。她的心情如同沉入了深水中,琴聲輕輕彈奏,夜寒使她感到更加孤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展現了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愁苦。詩中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紅花與綠草、春景與內心的憂傷形成鮮明的對照,增強了情感的沖擊力。詩人通過描寫主人公的心情,反映了人們常常在美麗的春天中感到孤獨和憂愁的現象,以及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和思鄉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