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雁兒 / 作者:程垓 |
在家不覺窮冬好。
向客里、方知道。
故園梅花正開時,記得清尊頻倒。
高燒紅蠟,暖熏羅幌,一任花枝惱。
如今客里傷懷抱。
忍雙鬢、隨花老。
小窗獨自對黃昏,只有月華飛到。
假饒真個,雁書頻寄,何以歸來早。
|
|
孤雁兒解釋: 《孤雁兒》是宋代詩人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孤雁兒
在家不覺窮冬好。
向客里、方知道。
故園梅花正開時,
記得清尊頻倒。
高燒紅蠟,暖熏羅幌,
一任花枝惱。
如今客里傷懷抱,
忍雙鬢、隨花老。
小窗獨自對黃昏,
只有月華飛到。
假饒真個,雁書頻寄,
何以歸來早。
譯文:
孤雁兒
在家中感受不到嚴寒的好處,
到了遠客之處才體會到。
故園的梅花正在盛開時,
我還記得暢飲過的清酒頻頻傾斟。
高溫炙燒的紅色蠟燭,暖暖地熏香窗簾,
被花枝纏繞著,讓人感到煩惱。
如今身在客中,傷懷抱,
忍受著雙鬢隨著花兒一起衰老。
獨自坐在小窗前迎接黃昏,
只有明亮的月光飛到。
雖然有假話,但真實的情感,
信鴻雁頻頻傳遞,為何早早歸來。
詩意和賞析:
《孤雁兒》描繪了一個離鄉背井的游子在異鄉的寒冬里,懷念故園的情景。詩人表達了離鄉別井后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抒發了在家中無法感受到嚴寒的好處,只有到了客中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可理解為詩人因為離鄉在外,與家人團聚的溫暖與幸福感的缺失。
接著,詩人描述了故園的景象,梅花正盛開,使他回憶起過去與親友歡聚的場景。清尊頻倒,表達了詩人曾經暢飲的場景,也表達了對故園親友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現在身處客中的困境和心情。高溫炙燒的紅色蠟燭和暖熏羅幌,形容了客中的溫暖,但心中的煩惱卻像花枝一樣纏繞著他。詩人思念故園,懷念親人,忍受著離鄉之苦,雙鬢隨著歲月的流轉而漸漸變白。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獨自對黃昏的思索,唯有明亮的月光陪伴。詩中提到假饒真個,指的是明亮的月光代表真實的情感,而傳遞給詩人的雁書則帶有一些虛假的信息,為何卻早早歸來,這也讓詩人感到疑惑和思索。
整首詩以孤雁為象征,表達了詩人離鄉之后的孤獨和思鄉之情。通過對于孤雁的描繪,詩人將個人的孤獨和離鄉之苦與自然景物相結合,通過描寫冬天的孤寂和梅花的盛開,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和對家人的懷念之情。詩中的紅蠟、羅幌、花枝等細節描寫,增加了詩人對于離鄉之苦和內心痛楚的表達。最后兩句則呈現了詩人對黃昏和月光的獨自思索,以及對于來自故園的雁書的疑問和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離鄉游子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對故園的深情思念和家鄉之外的孤獨感。詩中的意象和抒發的情感具有共鳴力,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鄉之苦和思鄉之情的深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