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叢花 / 作者:程垓 |
傷春時候一憑闌。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紅綃忍淚,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閑。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重樓淡月,依舊五更寒。
|
|
一叢花解釋: 《一叢花》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傷春時候一憑闌。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
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紅綃忍淚,
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閑。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
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重樓淡月,
依舊五更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傷感離別。詩人孤獨地倚在欄桿上,看著春天的離去。他思考著別離的痛苦,東風吹拂著催促人離去,卻不顧鶯兒衰老和花朵凋零的命運。詩人感嘆時光匆匆,紙箋上的約定還未實現,紅綃上的淚水難以忍受,無法阻止別離的發生。珍貴的寶釵和瑤鈿也變得無聊空閑。詩人深感痛苦,他覺得這樣的痛苦是上天的吝嗇。如今,他只能無奈地放棄,也不再思念,他的心靈和身體都消瘦了。當他回來時,他將忍受重樓下淡淡的月光,依舊感受到凌晨五點的寒冷。
賞析:
《一叢花》通過描繪春天的離去和別離的痛苦,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生動地表現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東風催促人離去,象征著時間的無情推移;鶯兒老去、花朵凋零,象征著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衰老。詩人用寶釵和瑤鈿來比喻珍貴的東西變得無聊空閑,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苦痛和無奈。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同時,詩人對于時間的流逝和命運的無常的描繪,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士人生百態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