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詩三十首 / 作者:元好問 |
出處殊途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一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
|
論詩三十首解釋: 《論詩三十首》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的作品之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出處殊途聽所安,
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一擲金隨重,
大是渠儂被眼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詩人華歆的贊美和自省,探討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價值和意義。
首先,詩的開頭表達了詩人對于華歆的贊美之情。詩中提到“出處殊途聽所安”,意味著華歆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都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堅定立場。這種品質(zhì)使得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能夠獨辟蹊徑,不受外界干擾。
接著,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山林何得賤衣冠?”這句話暗示了詩人對于華歆的疑問。山林之間的自然環(huán)境并不需要華麗的衣冠,但華歆卻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出卓越的詩篇。這種對于華歆的贊嘆和疑問,實際上也是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思考。詩人在這里暗示了詩歌創(chuàng)作并不需要華麗的外表和社會地位,而是需要內(nèi)心的獨立和真誠。
最后兩句“華歆一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表達了詩人對于華歆的敬佩和同情。華歆雖然在社會地位上并不顯赫,但他卻能夠用自己的才華和真誠打動人心。然而,社會上的眼光卻常常忽視了這樣的人才,對他們進行嘲諷和輕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華歆的贊美和思考,探討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真正價值。詩人認為,詩歌創(chuàng)作并不需要華麗的外表和社會地位,而是需要內(nèi)心的獨立和真誠。這種思考和感慨,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了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