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詩三十首 / 作者:元好問 |
撼樹蚍蜉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
|
論詩三十首解釋: 《論詩三十首》是元代詩人元好問的作品之一。這首詩以詩人自嘲的口吻,表達了他對自己詩才的自信和對他人評判的不屑。詩中描述了一棵樹被一群蚍蜉撼動,但蚍蜉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這種情景被詩人用來比喻自己,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書生,對詩歌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辯論和評判詩歌。他自豪地宣稱自己留下了一千首詩,但卻被不知名的人批評和修改。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撼樹蚍蜉自覺狂,
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
卻被何人校短長?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詩人對自己詩才的自信和對他人評判的不屑。詩人通過比喻蚍蜉撼樹來形容自己,表達了自己對自己詩才的自豪和對他人評判的不屑。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書生,對詩歌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辯論和評判詩歌。他自豪地宣稱自己留下了一千首詩,但卻被不知名的人批評和修改,暗示了他對他人評判的不屑和不理解。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自嘲與自信: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對自己詩才的自信。他自豪地宣稱自己留下了一千首詩,展現了他對自己創作的自信和自豪感。
2.對他人評判的不屑:詩人對被他人批評和修改的經歷感到不滿和不屑。他認為自己的詩歌經過千錘百煉,卻被不知名的人修改,對此感到不解和不滿。
3.對詩歌的熱愛: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詩歌的熱愛和對辯論和評判詩歌的興趣。他將自己比喻為書生,表達了自己對詩歌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執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元好問對自己詩才的自信和對他人評判的不屑,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詩歌的熱愛和對辯論和評判詩歌的興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