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仙歌 / 作者:元好問 |
黃塵鬢發,六月長安道。
羞向清溪照枯槁。
似山中遠志,漫出山來,成個甚,只是人間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說與高人應笑倒。
對清風明月,展放眉頭長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待都把功名付時流,只求個天公,放教空老。
|
|
洞仙歌解釋: 《洞仙歌·黃塵鬢發》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塵鬢發,六月長安道。
我的頭發已經如黃土般蒼老,六月的長安大道上。
羞向清溪照枯槁。
我羞愧地借清溪的水照看自己那枯槁的容顏。
似山中遠志,漫出山來,成個甚,只是人間小草。
我像山中的遠志一樣,雖然離開了山林,但在人間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說與高人應笑倒。
即使我有著升平十二策的智慧,成為丞相并封侯,也只是讓高人一笑而已。
對清風明月,展放眉頭長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我對著清風和明月,展開眉頭,盡情地暢飲高歌。
待都把功名付時流,只求個天公,放教空老。
我等待著功名隨著時光流逝,只希望得到天公的眷顧,讓我自由自在地老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他認為在人間的一生如同黃土般平凡,不論是追求功名還是享受自由,最終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逝。作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清風明月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越,體現了元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