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與欽叔飲二首 / 作者:元好問 |
邂逅一尊文字飲,春風為洗愁顏。
花枝入鬢笑詩班。
登臨千古意,天澹夕陽間。
南去北來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間。
何人得似謝東山。
紫簫明月底,高竹倚風鬟。
|
|
臨江仙 與欽叔飲二首解釋: 《臨江仙與欽叔飲二首》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邂逅一尊文字飲,
春風為洗愁顏。
花枝入鬢笑詩班。
登臨千古意,
天澹夕陽間。
南去北來行老矣,
人生茅屋三間。
何人得似謝東山。
紫簫明月底,
高竹倚風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與欽叔在臨江仙相聚共飲的情景。詩人感嘆文字的力量,它們如美酒一般,能夠洗滌內心的憂愁。春風吹拂著詩人的臉龐,使他的憂愁得到了宣泄。花枝插在詩人的發髻上,他因為詩歌而歡笑。登上高處,詩人感受到了千古的意境,感嘆天空的寧靜和夕陽的美麗。詩人回顧自己的人生,他曾南去北來,經歷了歲月的滄桑,如今只有三間茅屋。他向往謝東山那樣的人,謝東山是唐代的文學家,以清高著稱。紫簫吹奏,明月高懸,高竹依風搖曳,這些景象使詩人感到寧靜和安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與欽叔共飲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文字的贊美和對詩歌的熱愛。詩人通過文字的力量洗滌內心的憂愁,感嘆自然的美麗和歲月的變遷。他回顧自己的人生,對謝東山那樣的清高人物表示向往。整首詩詞以寧靜、美麗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