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山雜吟 / 作者:元好問 |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
|
|
臺山雜吟解釋: 《臺山雜吟》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臺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萬壑千巖位置雄,
偶從天巧見神功。
湍溪已作風雷惡,
更在云山氣象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壯麗的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巒和溪流的雄偉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的“萬壑千巖位置雄”形容了臺山的地勢險峻,山巒層疊,給人以雄奇之感。作者稱這種景色是“偶從天巧見神功”,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觀的贊嘆和對造物主的敬畏之情。
接著,詩中提到“湍溪已作風雷惡”,這句表達了溪流湍急的狀態,形容了水流的猛烈和威力。這種景象進一步強調了臺山的壯麗和磅礴。最后一句“更在云山氣象中”,則指出了云霧繚繞的山巒之間,給人以神秘和變幻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臺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意象,詩詞展現了大自然的雄偉和神奇之處,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深深的感動和敬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