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潁亭 / 作者:元好問 |
潁上風煙天地回,潁亭孤賞亦悠哉。
春風碧水雙鷗靜,落日青山萬馬來。
勝概消沉幾今昔?中年登覽足悲哀。
遠游擬續騷人賦,所惜忽忽無酒杯。
|
|
潁亭解釋: 《潁亭》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潁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潁上風煙天地回,
潁亭孤賞亦悠哉。
春風碧水雙鷗靜,
落日青山萬馬來。
勝概消沉幾今昔?
中年登覽足悲哀。
遠游擬續騷人賦,
所惜忽忽無酒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潁亭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作者的情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滄桑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潁亭的景色。作者用“潁上風煙天地回”來形容風景的壯麗和廣闊,表達了大自然的恢弘之美。接著,他提到潁亭的獨特之處,稱其為“孤賞”,意味著這個地方獨具特色,令人心曠神怡。
其次,詩中描繪了春風拂面、碧水悠然的景象,以及青山下落日的壯麗景色。這些描寫展示了自然的寧靜和美麗,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他問道:“勝概消沉幾今昔?”意思是美好的景色和時光都已經消逝,令人感到惋惜和悲哀。作者稱自己為“中年”,表達了對年華逝去的感嘆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
最后,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遠游和繼續寫作的愿望,但又感嘆自己沒有酒杯,暗示了他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作者的情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滄桑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