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外家種德堂 / 作者:元好問 |
墻外桑麻雨露深。
堂前桃李有新陰。
高門因見古人心。
三世讀書無白屋,一經教子勝黃金。
小雛先與喚瓊林。
|
|
浣溪沙 外家種德堂解釋: 《浣溪沙外家種德堂》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墻外桑麻雨露深。
堂前桃李有新陰。
高門因見古人心。
三世讀書無白屋,
一經教子勝黃金。
小雛先與喚瓊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外家種植德行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墻外桑麻深受雨露滋潤,堂前的桃李樹有了新的陰涼之意,表達了種植德行的家庭環境和家族傳統的重要性。高門之人因為看到了古人的心意而受到啟發,明白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種植德行的重要性。墻外的桑麻受到雨露的滋潤,象征著德行的培養需要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堂前的桃李有了新的陰涼,暗示著德行的種植正在逐漸成長和發展。高門之人因為看到了古人的心意而受到啟發,意味著通過學習和借鑒前人的經驗和智慧,可以更好地培養德行。
詩中提到"三世讀書無白屋,一經教子勝黃金",強調了讀書和教育的重要性。三世代代讀書,不僅沒有白白度過歲月,而且一經教育子女,勝過黃金的財富。這表達了詩人對于教育的崇高評價和對于家族傳統的重視。
最后兩句"小雛先與喚瓊林",表達了對于培養下一代的期望。小雛先要與瓊林(指高貴的人才)相呼應,意味著希望培養出有才德的后代,為家族和社會做出貢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外家種植德行的場景,表達了種植德行的重要性以及對于教育和培養下一代的期望。同時,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