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 罷鎮平歸西山草堂 / 作者:元好問 |
垂楊小渡。
處處歸鞍駐。
八十田翁良愧汝。
把酒千言萬語。
細侯竹馬相從。
笑渠奔走兒童。
十里村簫社鼓,依然傀儡棚中。
|
|
清平樂 罷鎮平歸西山草堂解釋: 《清平樂罷鎮平歸西山草堂》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垂楊小渡。處處歸鞍駐。
八十田翁良愧汝。
把酒千言萬語。
細侯竹馬相從。
笑渠奔走兒童。
十里村簫社鼓,依然傀儡棚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元好問離開鎮平歸到西山草堂的情景。他在小渡口停下來,到處都是歸來的馬匹。他感到自己年老了,對八十歲的農夫感到慚愧。他舉起酒杯,想要傾訴千言萬語。他回憶起童年時與朋友一起玩耍的情景,他們像竹馬一樣相互陪伴。他看到笑著奔跑的孩子們,仿佛回到了童年。他聽到了十里外村莊里簫聲和社鼓聲,這些聲音依然在傀儡棚中回蕩。
賞析:
這首詩詞以元好問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垂楊、小渡、歸鞍等景物,以及八十歲的農夫、童年時的伙伴和奔跑的兒童,都是元好問回憶中的片段,通過這些形象,他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年齡增長的感嘆和思考。詩中的酒杯象征著傾訴和思考,他想要通過酒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思緒。最后,詩中的簫聲和社鼓聲,以及傀儡棚的形象,給人一種時光流轉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虛幻和變幻無常。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歲月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索。它展示了元好問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同時也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的變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