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鄭元及第后秋歸洛下閑居(同高侍郎下隔年及第) / 作者:白居易 |
勤苦成名后,優(yōu)游得意間。
玉憐同匠琢,桂恨隔年攀。
山靜豹難隱,谷幽鶯暫還。
微吟詩引步,淺酌酒開顏。
門迥暮臨水,窗深朝對山。
云衢日相待,莫誤許身閑。
|
|
和鄭元及第后秋歸洛下閑居(同高侍郎下隔年及第)解釋:
詩詞:《和鄭元及第后秋歸洛下閑居(同高侍郎下隔年及第)》
九月江南天氣涼,長亭北望稍堪傷。
孤帆一片歸何處,獨馬千蹄去不忘。
月明風(fēng)靜牛山遠,露濕云深蜀路長。
嵐光漸落扶桑嶺,遙謝和尚歸去鄉(xiāng)。
中文譯文:
九月江南的天氣已經(jīng)涼爽,我站在長亭北望,感到有些傷感。
一只孤帆飄蕩在江水上,我騎著獨馬向著何處去,但不會忘記。
明亮的月光下,風(fēng)靜靜地吹過遠處的牛山,露水濕潤了深處的云朵,蜀道漫漫。
山間的嵐光漸漸消散在扶桑嶺上,遠離的和尚歸去了他的家鄉(xiāng),我向他表示感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和鄭元相聚一年之后,他自己歸到洛陽閑居時所作的,詩的題目表明了作者的身世,他是和鄭元同一年參加科舉考試,并且和鄭元一同考中了及第。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喜悅之情和對友誼的思念。
詩的前四句寫的是作者多年的辛勤努力終于獲得了功名之后的心情。作者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色,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涼爽的氛圍。長亭北望,象征著離別之情,孤帆一片,獨馬千蹄,形象地表達了作者的孤單和思念。
詩的后四句寫的是作者懷念和鄭元的情感。月明風(fēng)靜,牛山遠,云深蜀路長,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思念朋友的心情。嵐光漸落扶桑嶺,遙謝和尚歸去鄉(xiāng),嵐光象征朋友的身影,漸落象征兩人相隔,遙謝和尚歸去鄉(xiāng),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祝福和別離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功成名就之后的得意之情和對友誼的珍惜和思念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描繪朋友的身影,將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生動地表達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