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落 / 作者:江總 |
臘月正月早驚春。
眾花未發梅花新。
可憐芬芳臨玉臺。
朝攀晚折還復開。
長安少年多輕薄。
兩兩共唱梅花落。
滿酌金巵催玉柱。
落梅樹下宜歌舞。
金谷萬株連綺甍。
梅花密處藏嬌鶯。
桃李佳人欲相照。
摘葉牽花來并笑。
楊柳條青樓上輕。
梅花色白雪中明。
橫笛短簫凄復切。
誰知柏梁聲不絕。
|
|
梅花落解釋: 詩詞:《梅花落》
臘月正月早驚春,
眾花未發梅花新。
可憐芬芳臨玉臺,
朝攀晚折還復開。
長安少年多輕薄,
兩兩共唱梅花落。
滿酌金巵催玉柱,
落梅樹下宜歌舞。
金谷萬株連綺甍,
梅花密處藏嬌鶯。
桃李佳人欲相照,
摘葉牽花來并笑。
楊柳條青樓上輕,
梅花色白雪中明。
橫笛短簫凄復切,
誰知柏梁聲不絕。
中文譯文:
臘月和正月早晨驚動了春天,
其他花朵還未開放,只有梅花新鮮。
可憐的芬芳在玉臺前展示,
早晨攀摘,傍晚摘下,又會再次開放。
長安的年輕人多輕浮,
兩個人一起唱著梅花落。
滿滿的酒杯催促玉柱(指美人),
落在梅樹下,適合歌舞。
金谷里萬株梅花連綿如帷幕,
梅花的密處藏著嬌媚的黃鶯。
桃李花和美人相互輝映,
摘下葉子,牽著花朵一起歡笑。
楊柳的枝條在青樓上輕輕搖曳,
梅花的色彩在白雪中格外明亮。
橫笛和短簫的聲音凄涼而動人,
誰知道柏梁的聲音不曾停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代時期的冬季景色,以及梅花的美麗和堅韌精神。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寫,表達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能夠綻放的生命力和堅持不懈的品質。
詩的開頭描述了臘月和正月初春的景象,梅花作為一種早開的花卉,在其他花朵尚未綻放時就已經新鮮盛開,引起了人們的驚嘆和贊美。
詩中提到了長安的年輕人,他們輕浮的態度和行為與梅花的堅韌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在一起唱著梅花落,可以理解為他們對梅花美麗而短暫的存在表示珍惜,也可以理解為他們對梅花的贊美和歌頌。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金谷中梅花的景象,梅花隱匿在花樹的密處,引來了嬌媚的黃鶯。詩人將梅花與桃李花和佳人相對照,展現了梅花的高雅和純潔。最后,詩中提到了楊柳和梅花的對比,楊柳輕盈而動人,而梅花在白雪中顯得格外明亮,暗示了梅花的堅強和獨特之處。
整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對比,展現了梅花的美麗、堅韌和獨特之處。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綻放,象征著生命的堅強和不畏艱難的品質。詩中還融入了對青年輕浮態度的批評,與梅花的堅韌形成了鮮明對比。整首詩以梅花為載體,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與其他元素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贊美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其簡潔的語言、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內涵,展現了梅花的魅力和詩人對梅花的熱愛。它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和對比,傳達了梅花的美麗、堅韌和獨特之處,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思考。整首詩詞以其優美的文學形式和深刻的內涵,讓人們在賞析中感受到了梅花的嬌美與堅韌,并對人生的追求和價值觀產生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