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贈王中書詩 / 作者:范云 |
攝官青瑣闥。
遙望鳳皇池。
誰云相去遠。
脈脈阻光儀。
岱山饒靈異。
沂水富英奇。
逸翮凌北海。
摶飛出南皮。
遭逢圣明后。
來棲桐樹枝。
竹花何莫莫。
桐葉何離離。
可棲復可食。
此外亦何為。
豈知鷦鷯者。
一粒有余貲。
|
|
古意贈王中書詩解釋: 《古意贈王中書詩》是一首南北朝時期的詩詞,作者是范云。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攝官青瑣闥。
遙望鳳皇池。
誰云相去遠。
脈脈阻光儀。
岱山饒靈異。
沂水富英奇。
逸翮凌北海。
摶飛出南皮。
遭逢圣明后。
來棲桐樹枝。
竹花何莫莫。
桐葉何離離。
可棲復可食。
此外亦何為。
豈知鷦鷯者。
一粒有余貲。
中文譯文:
攝官守衛青瑣闥門。
遙望鳳皇池。
誰說我們相隔遙遠。
眼神交流阻礙了我的儀態。
岱山富有神秘和異象。
沂水充滿英雄和奇跡。
自由的翅膀翱翔北海。
迅速飛離南皮之地。
經歷了圣明的統治之后。
來到棲身于桐樹枝上。
竹花為何如此茂盛。
桐葉為何如此凋零。
可以棲息也可以作食物。
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意義。
誰知道鷦鷯的命運。
一顆富余的種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友人王中書的贈詩,描繪了作者范云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作者與王中書相隔遙遠,但由于種種原因無法親近的情景。作者用“脈脈阻光儀”來形容他們之間眼神的交流受到了阻礙,暗示了彼此之間的隔閡和無法言盡的情感。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繪,如岱山、沂水等,以表達了自然之美和世間的奇異之處。這些景物的描繪可能代表了作者內心世界的富饒和豐盈,與前半部分的隔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詩的結尾,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反問,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他提到鷦鷯這種小鳥,以及一粒富余的種子,暗示著微小的存在也可能具備一定的價值。通過這種反問,作者表達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以及對友人王中書的深情祝福。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反問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友情的思考,以及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同時,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描繪,詩中展現了詩人范云獨特的感受力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