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齊竟陵王郡縣名詩 / 作者:范云 |
撫戈金城外。
解佩玉門中。
白馬騰遠雪。
蒼松壯寒風。
臨涇方辨渭。
安夷始和戎。
取禾廣田北。
驅獸飛狐東。
新城多雉堞。
故市絕商工。
海西舟楫斷。
云南煙霧通。
罄節疇盛德。
宣力照武功。
還飲漁陽水。
歸轉杜陵蓬。
|
|
奉和齊竟陵王郡縣名詩解釋: 《奉和齊竟陵王郡縣名詩》是一首南北朝時期的詩詞,作者是范云。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撫戈金城外。
握佩玉門中。
白馬騰遠雪。
蒼松壯寒風。
臨涇方辨渭。
安夷始和戎。
取禾廣田北。
驅獸飛狐東。
新城多雉堞。
故市絕商工。
海西舟楫斷。
云南煙霧通。
罄節疇盛德。
宣力照武功。
還飲漁陽水。
歸轉杜陵蓬。
譯文:
撥開戈在金城外。
撫摸佩劍在玉門中。
白馬躍過遠雪。
蒼松挺立在寒風中。
臨涇河方向辨別渭河。
安夷族剛剛與戎族和解。
取得禾稻廣袤的北方田地。
驅趕野獸,追逐飛跑的狐貍東行。
新建的城池有許多雉堞。
古老的市場不再有商人和手工藝人。
海西的舟楫已經中斷。
云南的煙霧彌漫。
用盡一生奉獻于盛德之中。
宣揚力量,照耀武功。
回到漁陽河畔暢飲水。
歸去轉向杜陵野草茫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北朝時期的一幅戰亂和邊塞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金城外的戰爭場面、玉門中的武裝和戰備、白馬奔騰的景象以及蒼松和寒風的對比,表現了邊塞的荒涼和戰爭的殘酷。詩人通過對涇河和渭河的描述,表達了對邊界的辨識和警戒。詩中提及的安夷與戎族和解,表現了民族和諧與統一的愿望。描繪了北方廣袤的田地和東方的野獸和狐貍,展示了邊塞地區的遼闊和豐饒。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商業和手工藝人的思念,暗示了戰亂給經濟和文化帶來的破壞。最后,詩人回到漁陽河畔,喝水解渴,并把歸途轉向杜陵,象征著詩人的歸鄉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
整首詩詞通過對戰爭、邊塞、自然景觀和民族和諧的描繪,展現了南北朝時期的動蕩和邊塞生活的艱難。詩人通過對不同場景和情景的刻畫,揭示了戰亂給人民生活和社會帶來的痛苦和損失,同時也表達了對和平、繁榮和家園的向往和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