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 / 作者:沈約 |
即事既多美。
臨眺殊復奇。
南瞻儲胥觀。
西望昆明池。
山中咸可悅。
賞逐四時移。
春光發(fā)隴首。
秋風生桂枝。
|
|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解釋: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即事既多美。
臨眺殊復奇。
南瞻儲胥觀。
西望昆明池。
山中咸可悅。
賞逐四時移。
春光發(fā)隴首。
秋風生桂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沈約游覽鐘山的景色和感受。詩人稱贊鐘山的美麗景色,使人心曠神怡。他站在山上俯瞰,眺望南方,可以看到儲胥觀的壯麗景色;向西望去,可以看到昆明池的湖泊。整座山都充滿了令人愉悅的景致,而觀賞的景色也隨著四季的更迭而變化。春天的陽光照耀著隴首,秋天的風吹拂著桂枝。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鐘山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欣賞之情。他通過觀賞山中的景色,感受到了四季交替的美妙變化。詩中所描述的南瞻儲胥觀和西望昆明池都是鐘山著名的景點,而隴首和桂枝的提及,更是將景色與具體的季節(jié)聯(lián)系在一起,增強了詩詞的韻味。
整首詩詞運用簡練的語言,通過獨特的視角和形象的描繪,將鐘山的美景展示在讀者面前。詩人以自然景色為媒介,表達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感悟。同時,詩詞也傳遞出一種寧靜、舒適的情感,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xiàn)了南北朝時期沈約對鐘山美景的贊美之情,以及對自然變化和四季更迭的觀察和感悟。它是一首充滿詩意的作品,讀者可以通過閱讀體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