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見白發 / 作者:白居易 |
白發生一莖,朝來明鏡里。
勿言一莖少,滿頭從此始。
青山方遠別,黃綬初從仕。
未料容鬢間,蹉跎忽如此。
|
|
初見白發解釋:
《初見白發》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初次發現白發的情景,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歲月無情的思考。
譯文:
一縷白發生了出來,
朝來照在明鏡里。
不要說一縷不算多,
滿頭白發由此開始。
青山在遠處漸漸遠離,
黃綬表示初次仕途。
未曾料想眉間鬢閣間,
歲月的痕跡如此迅疾。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手法,通過描繪自己初次發現白發的情景,表達出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歲月無情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朝著明鏡看見自己額頭上長出的第一縷白發,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不可逆轉。接著詩人以問答的方式告訴讀者不要小看這一縷白發,它意味著歲月的流逝,從此他的頭發就開始變白了。
接下來的兩句寫詩人的背景和經歷發生了變化:青山在遠處離開,詩人開始從事官員的職務,意味著他已步入仕途。黃綬是古代官員的服飾,表示詩人已開始涉足政治事務。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他未曾料想到,容顏之中已經有了衰老的痕跡,時間已經匆匆流逝,他的青春已成過去,歲月白發只是其中的一個標志。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它詼諧而深沉,直接而抒情,讓人不禁對歲月無情的現實產生共鳴。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人生哲理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