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圜丘歌 云門舞解釋: 詩詞:《周祀圜丘歌云門舞》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長丘遠歷。大電遙源。
弓藏高隴。鼎沒寒門。
人生于祖。物本于天。
奠神配德。迄用康年。
中文譯文:
長久以來,祭祀圜丘的儀式遙遠而悠久。
弓箭隱匿在高山隴地。鼎器沒有被寒門所遺忘。
人類的生命源自于祖先。萬物皆來自天。
通過祭祀神靈,使德行與神靈相契合,以保持和諧的年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庾信寫的《周祀圜丘歌云門舞》。詩歌描繪了周朝祭祀圜丘的盛況和意義。長久以來,祭祀圜丘的儀式被視為重要的宗教儀式,與天地神靈相連。詩中描述了一系列與祭祀相關的象征物和意象。
詩中提到的"長丘"指的是圜丘,這是周朝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大電"指的是祭祀時使用的神圣電力,象征神靈的存在和神圣的力量。"弓藏高隴"暗示著祭祀儀式中的神箭,象征著神靈的威嚴和神圣的力量。"鼎沒寒門"表示祭祀活動中使用的鼎器被廣泛使用,不分貴賤階層,彰顯了祭祀的平等性和莊嚴性。
此外,詩中還強調了人類與祖先和天地的聯系。"人生于祖"表達了人類的生命和存在是由祖先傳承而來的意義。"物本于天"意味著萬物的來源和根源都來自于天地,強調了宇宙間的萬物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的關系。
最后兩句"奠神配德。迄用康年"則強調了祭祀活動的目的,即通過奠祭神靈以表達對神靈的敬意,并與神靈的德行相匹配,以祈求和諧繁榮的年景。
整首詩通過描繪祭祀圜丘的場景和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古代祭祀儀式的敬仰和對宇宙秩序的思考。它強調了人類與祖先、天地和神靈之間的緊密聯系,并倡導了道德修養和追求和諧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