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畫屏風詩 十五 / 作者:庾信 |
河流值淺岸。
斂轡暫經過。
弓衣濕濺水。
馬足亂橫波。
半城斜出樹。
長林直枕河。
今朝游俠客。
不畏風塵多。
|
|
詠畫屏風詩 十五解釋: 《詠畫屏風詩十五》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河流值淺岸。
斂轡暫經過。
弓衣濕濺水。
馬足亂橫波。
半城斜出樹。
長林直枕河。
今朝游俠客。
不畏風塵多。
譯文:
河流濱邊水淺。
收起馬韁暫時路過。
弓箭的護衛濕了濺起的水花。
馬蹄擾亂了波紋。
城市的一半側身長出了樹。
茂密的林木直接枕著河流。
今天的游俠客人,
并不畏懼風塵的多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畫屏風的場景,通過描寫河流、馬、樹木和游俠客,展現了一種豪情壯志和游俠精神。
詩的前四句描繪了河流邊的景象,河水淺灘,馬匹暫時停駐,弓箭手的箭袋濕了水花,馬蹄激起了波紋。這一描寫表現了行旅途中的片刻停頓,給人一種短暫的寧靜和動蕩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繪了城市的一半斜出的樹木,長林直接枕在河流邊。這里的樹木描繪了一種宜人的環境,與前面的動蕩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安詳和寧靜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游俠客人的豪情和旅行的勇氣。游俠客人不畏懼風塵的多少,展現了他們積極向前、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游俠客的豪情和精神風貌,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氛圍。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動靜結合,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對游俠精神的贊美,給人以豪邁、激昂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