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畫屏風詩 十九 / 作者:庾信 |
將軍息邊務。
校尉罷從戎。
池臺臨戚里。
弦管入新豐。
浮云隨走馬。
明月逐彎弓。
比來多射獵。
唯有上林中。
|
|
詠畫屏風詩 十九解釋: 《詠畫屏風詩十九》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詩詞,作者是庾信。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將軍息邊務,
校尉罷從戎。
池臺臨戚里,
弦管入新豐。
浮云隨走馬,
明月逐彎弓。
比來多射獵,
唯有上林中。
譯文:
將軍停止邊境事務,
校尉解除從軍之職。
池臺座落在戚里,
弦管音樂傳入新豐。
浮云隨著奔馬飛逝,
明月追隨彎曲的弓。
近來熱衷于射獵活動,
唯有上林中才能如此。
詩意:
這首詩是庾信寫給畫屏風的贊美之作。詩中描繪了將軍停止了邊境事務,校尉解除了從軍之職的場景。池臺座落在戚里,弦管音樂傳入新豐,展現了宴會的熱鬧場面。浮云隨著奔馬飛逝,明月追隨彎曲的弓,表達了作者對狩獵和游獵的喜愛。詩的最后一句"唯有上林中",暗示上林苑是享受狩獵樂趣的理想之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南北朝時期的狩獵場景和宴會氛圍。將軍息邊務,校尉罷從戎,展示了和平時期的太平盛世。池臺臨戚里,弦管入新豐,描繪了宴會的熱鬧景象,音樂聲縈繞其中。浮云隨走馬,明月逐彎弓,表現出作者對狩獵活動的向往和喜愛。最后一句"唯有上林中",則傳遞出一種遙遠的向往和理想,上林苑象征了自由、榮耀和豪情,是古代帝王狩獵的殿堂,也是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由和享受生活的向往之地。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象鮮明,通過對狩獵和宴會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閑適安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融合了南北朝時期社會現實與個人情感,既有對和平太平的慶幸,也有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給人以豪放、淡泊的感覺。這首詩展示了庾信對狩獵、宴會和自然景物的熱愛,同時也抒發了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