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期(黃石巖下作) / 作者:白居易 |
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體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閑時。
年長識命分,心慵少營為。
見酒興猶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當此,且與白云期。
|
|
白云期(黃石巖下作)解釋:
《白云期(黃石巖下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三十歲之氣太壯,胸中充滿了是非。
六十歲的身體太老,四肢已經不支撐。
四十歲至五十歲,正是退閑的時光。
年紀漸長,懂得了命運的分曉,心思懶散,不再奔波勞碌。
雖然看見酒會還有興致,登山也還保持力量。
我這個年紀幸運地正處于這樣的時期,和白云一起度過。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反映了詩人白居易對人生不同年齡段的理解和感悟。詩人表示青年時代氣力旺盛,心中情感激蕩,容易陷入是非之中;中年時代身體開始衰老,四肢不再有力,但心思愈加懶散,開始悠閑退隱;而步入老年,識命得失,心思更懈怠,休閑時光變得更顯重要。盡管如此,詩人年逾六十但依然滿懷熱情,仍然享受美酒和爬山的樂趣。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地處于這個時刻,與白云一起度過,表達了一種對自然和人生的融洽與恬適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年齡為線索,展示了不同時期的不同心態和價值觀。白居易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歲月變遷和對待生活的態度。詩中結合自然景象中的白云,通過對時間的劃分,表現了人生的起伏與變化。詩人并未抱怨年齡帶來的衰老和體力下降,反而認為自己非常幸運,享受了豐盈的人生,與自然和諧相處。整首詩意境清新,抒發了一種對自然和生活的豁達與樂觀心態,讓讀者感受到了晚年的寧靜和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