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詠懷詩 十三 / 作者:庾信 |
橫流遘屯慝。
上墋結(jié)重氛。
哭市聞妖獸。
頹山起怪云。
綠林多散卒。
清波有敗軍。
智士今安用。
思臣且未聞。
惜無萬金產(chǎn)。
東求滄海君。
|
|
擬詠懷詩 十三解釋: 《擬詠懷詩十三》是南北朝時期詩人庾信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橫流遘屯慝。
上墋結(jié)重氛。
哭市聞妖獸。
頹山起怪云。
綠林多散卒。
清波有敗軍。
智士今安用。
思臣且未聞。
惜無萬金產(chǎn)。
東求滄海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混亂不安的局勢和自身境遇的憂慮和感嘆。詩中描繪了社會動蕩、世道不正的景象,以及智者無法施展才華、忠臣難以為國效力的困境。詩人感嘆自己沒有財富,無力改變現(xiàn)狀,但仍然懷抱著對高尚君主的希望,期待有一位英明的君主能夠登基治理國家。
賞析:
《擬詠懷詩十三》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混亂不安的時代。橫流遘屯慝、上墋結(jié)重氛,形容了社會動蕩、氣氛沉重的局勢??奘新勓F、頹山起怪云,通過妖獸和怪云這樣的形象描繪,進一步強調(diào)了當時社會的不正常和不安定。
綠林多散卒、清波有敗軍,通過描寫綠林散兵和清波中的敗軍,表達了國家軍隊的疲憊和潰敗。智士今安用、思臣且未聞,詩人表示智者和忠臣在這樣的時代很難施展才華和為國家做出貢獻。
惜無萬金產(chǎn)、東求滄海君,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貧窮無力改變時局的遺憾,同時又表達了對一位英明的君主的期待,希望能夠有一位君主登位治理國家,解決社會動蕩的問題。
這首詩詞以短小精悍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憂慮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同時通過形象的描繪展現(xiàn)了社會的動蕩和不安。它不僅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心態(tài),也具有普遍性的意義,讓讀者在閱讀之余能夠?qū)ι鐣F(xiàn)象進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