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泛江詩 / 作者:庾信 |
春江下白帝。
畫舸向黃牛。
錦纜回沙磧。
蘭橈避荻洲。
濕花隨水泛。
空巢逐樹流。
建平船{姊女=木}下。
荊門戰艦浮。
岸社多喬木。
山城足逈樓。
日落江風靜。
龍吟回上游。
|
|
奉和泛江詩解釋: 《奉和泛江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江下白帝。
畫舸向黃牛。
錦纜回沙磧。
蘭橈避荻洲。
濕花隨水泛。
空巢逐樹流。
建平船姊女下。
荊門戰艦浮。
岸社多喬木。
山城足逈樓。
日落江風靜。
龍吟回上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泛舟于春江之上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江水的起伏、景色的變幻以及舟行的軌跡,表達了作者對江水壯麗景色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感嘆之情。詩中還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歷史和戰爭的隱約憂慮。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了泛舟江上的景象,給人以生動的感受。首句“春江下白帝”描繪了春天江水的寬廣和氣勢,白帝是指白帝城,這里象征著江水的起點。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舟行的方向和動作,如“畫舸向黃牛”、“錦纜回沙磧”、“蘭橈避荻洲”,通過運用生動的形象語言,讓讀者感受到舟行的輕盈和水面的波瀾。
詩中出現的“濕花隨水泛”、“空巢逐樹流”等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暗示著離別和流徙的境遇。接著提到“建平船姊女下”、“荊門戰艦浮”,暗示著歷史的變遷和戰爭的陰影,給人以淡淡的憂慮之感。
最后兩句“日落江風靜,龍吟回上游”,通過描繪江河的夜晚景色,表達了一種寧靜和回歸的意象。其中的“龍吟”一詞意味著江水的氣勢磅礴,也可以理解為對歷史循環的暗示。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具象的描寫和富有感情的表達,勾勒出了一個豐富而動感的江景,同時也蘊含了對歷史和家鄉的思考和回憶,給人以思緒萬千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