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趙王送峽中軍詩 / 作者:庾信 |
樓船聊習戰。
白羽試撝軍。
山城對卻月。
岸陣抵平云。
赤虵懸弩影。
流星抱劍文。
胡笳遙警夜。
塞馬暗嘶羣。
客行明月峽。
猿聲不何聞。
|
|
和趙王送峽中軍詩解釋: 《和趙王送峽中軍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樓船聊習戰。
白羽試撝軍。
山城對卻月。
岸陣抵平云。
赤虵懸弩影。
流星抱劍文。
胡笳遙警夜。
塞馬暗嘶羣。
客行明月峽。
猿聲不何聞。
中文譯文:
樓船正在演練戰斗。
戰士們穿著白色羽毛試驗武器。
山城對著掛著明月。
岸邊的軍陣與平靜的云彼此對峙。
紅色蛇形標志掛在弩上。
像流星一樣持著劍的紋飾。
胡笳聲遠遠地在夜晚警戒。
邊境的馬群在暗中嘶鳴。
客人行走在明亮的月光峽谷。
猿猴的聲音為何不再聽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南北朝時期邊塞軍事生活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戰船、白羽軍士、山城、軍陣、赤虵弩、流星劍等元素,展現了邊塞軍隊備戰的場景和氛圍。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對邊塞軍人的贊頌和對他們勇敢奮戰的敬意。詩中還提到了胡笳聲和馬嘶聲,這些細節描寫增添了詩歌的音樂感和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邊塞軍事生活的艱苦和緊張。
賞析:
《和趙王送峽中軍詩》通過具體的描寫和形象的語言,展現了南北朝時期邊塞軍隊的軍事生活。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手法,如對仗、借景抒情等,使整首詩具有鮮明的形象感和節奏感。通過描繪戰船、軍陣、弩箭等元素,詩人將讀者帶入到邊塞軍隊的戰斗現場,讓人感受到邊塞的遼闊和軍隊的威武。同時,詩中也有一些細膩的描寫,如胡笳聲和馬嘶聲,這些細節描寫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思和凄涼之感。整首詩以客行明月峽、猿聲不何聞作為結尾,給人以一種離別和邊塞孤寂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對邊塞軍隊的描寫,展現了南北朝時期邊塞軍事生活的特點和氛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邊塞軍人的贊頌和敬意。這首詩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感受,是一首具有歷史和文學價值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