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老子廟應詔詩 / 作者:庾信 |
虛無推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門臨苦縣。
九井對靈溪盛丹須竹節。
量藥用力圭。
石似臨卭芋。
芝如封禪泥。
毻毛新鵠小。
盤根古樹低。
野戍孤煙起。
春山百鳥啼。
路有三千別。
途經七圣迷。
唯當別關吏。
直向流沙西。
|
|
至老子廟應詔詩解釋: 《至老子廟應詔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虛無推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門臨苦縣。
九井對靈溪盛丹須竹節。
量藥用力圭。
石似臨卭芋。
芝如封禪泥。
毻毛新鵠小。
盤根古樹低。
野戍孤煙起。
春山百鳥啼。
路有三千別。
途經七圣迷。
唯當別關吏。
直向流沙西。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游歷途中所見所感。詩中以形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感受,以及對宗教信仰和歷史傳承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篇寫道“虛無推馭辨”,表達了作者對萬物的虛幻和無常的認識。接下來的描述“寥廓本乘蜺”,寥廓指的是廣闊的天空,蜺是一種神話中的傳說鳥,以此表達了作者對自由飛翔的向往。接下來的“三門臨苦縣”描繪了一幅縣城的景象,暗示了人們在塵世中的苦難和紛擾。
之后的描寫“九井對靈溪盛丹須竹節”,描述了田園風光和清新的自然景觀。九井和靈溪象征著水源的豐盈,丹須竹節則是詩人對自然生命力的贊美。
隨后的描述“量藥用力圭”、“石似臨卭芋”、“芝如封禪泥”則描繪了山中的珍奇草藥和山石的奇異形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贊美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野外的景象,以及春天山中百鳥的鳴叫,表達了自然的生機和活力。
接著,詩中提到“路有三千別,途經七圣迷”,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離別和迷茫。最后兩句“唯當別關吏,直向流沙西”,表達了作者要遠離人世的紛擾和束縛,向著未知和遠方前進的決心。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的壯麗和人文的繁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宗教和歷史的思考,展示了庾信獨特的感悟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