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行路難 / 作者:鮑照 |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陽春夭冶二三月,從風簸蕩落西家。
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撫心嘆,初我送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回換。
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蓬亂。
人生不得長稱意,惆悵徙倚至夜半。
|
|
擬行路難解釋: 《擬行路難》是南北朝時期鮑照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位思婦在春天時看到院子里的桃花已凋零,感到悲傷和惆悵,思念遠行的丈夫,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院子里有五株桃樹,其中一株率先開放花朵。
陽春夭冶二三月,從風簸蕩落西家。
陽春時節,春風吹拂著桃花飄落在西家。
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撫心嘆,
西家的婦人看到這情景感到悲傷,淚水濕潤了衣袖,撫摸著心中的憂愁。
初我送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回換。
最初我送你離家出行時,我們相互交流了許多離別和團聚的情感。
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蓬亂。
床上和床單上積滿了灰塵,明鏡也已經蒙上了灰垢,身材纖細的婦人頭發散亂。
人生不得長稱意,惆悵徙倚至夜半。
人生中很難一直如意順遂,令人惆悵地倚窗凝望,直到深夜。
這首詩詞以桃花凋謝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感慨。桃花是春天的象征,它的凋謝意味著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無常。作者通過描繪桃花凋零的景象,抒發了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憂傷之情。詩中的思婦代表了許多離別的人,她在花落時感到悲傷,思念著遠行的丈夫。詩中的床席生塵和明鏡垢表示思婦在丈夫離去后的孤寂和憂慮。整首詩以凄涼的景象和悲傷的情感渲染出離別帶來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通過桃花的凋謝,詩人表達了人生中不盡如人意的現實和對光陰易逝的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