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僧行融 / 作者:李白 |
梁有湯惠休,常從鮑照游。
峨眉史懷一,獨映陳公出。
卓絕二道人,結交鳳與麟。
行融亦俊發,吾知有英骨。
海若不隱珠,驪龍吐明月。
大海乘虛舟,隨波任安流。
賦詩旃檀閣,縱酒鸚鵡洲。
待我適東越,相攜上白樓。
|
|
贈僧行融解釋:
詩詞《贈僧行融》的中文譯文如下:
梁有湯惠休,
梁代有名士湯惠休,
常從鮑照游。
他經常與鮑照一起游玩。
峨眉史懷一,
峨眉山上有一位史懷一,
獨映陳公出。
他獨自映照著陳公的形象。
卓絕二道人,
兩位高明的道人,
結交鳳與麟。
他們與鳳凰和麒麟結交。
行融亦俊發,
行融也是英俊而聰明,
吾知有英骨。
我知道他有著出眾的才華。
海若不隱珠,
就像大海不會隱藏珍珠一樣,
驪龍吐明月。
驪龍吐出明亮的月光。
大海乘虛舟,
他像大海中的一葉孤舟,
隨波任安流。
由著波浪安然地漂流。
賦詩旃檀閣,
寫下詩篇在旃檀閣,
縱酒鸚鵡洲。
自由地在鸚鵡洲暢飲美酒。
待我適東越,
等待我前往東越,
相攜上白樓。
一起走上白樓。
這首詩詞《贈僧行融》表達了詩人對于僧行融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詩中提到了梁代名士湯惠休、峨眉山上的史懷一以及兩位高明的道人,以突出描述了行融的才華和品質。將行融比作不隱藏的珍珠和吐出明亮月光的驪龍,表達了他的出眾和獨特。詩中還描繪了行融像一葉孤舟在大海中自由漂流,以及他在旃檀閣賦詩、在鸚鵡洲暢飲的情景,旨在表達行融的自由不羈和豪情壯志。最后,詩人以“待我適東越,相攜上白樓"作為結尾,表達了與行融共同前往遠方的意愿和友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行融的才華和個性,表達了對其的贊美和敬佩之情。同時,通過比喻和描繪各種意象,豐富了詩意,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行融的非凡之處和詩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