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雪 / 作者:吳均 |
微風(fēng)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zhuǎn),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
|
詠雪解釋: 《詠雪》是一首南北朝時期的詩詞,作者是吳均。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微風(fēng)搖庭樹,
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zhuǎn),
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
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
相思空何益。
中文譯文:
微風(fēng)搖動庭院的樹,
細雪紛紛飄落進窗紗縫隙。
雪霧繚繞,如夢般飄渺轉(zhuǎn)動,
積雪凝結(jié)在臺階上,如同盛開的花朵。
不見到楊柳春天的景象,
只見到白色的桂枝雪。
我流下的淚水無人知曉,
相思之情又有何益處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雪夜的景象,通過微風(fēng)搖動庭院的樹和細雪飄落進窗紗縫隙的描繪,展現(xiàn)了雪的美麗和紛擾。詩人運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將雪的飄渺轉(zhuǎn)動形容為雪霧縈繞,雪積如花,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思念,他感嘆雪夜中無法見到春天的景象,只能看到白雪覆蓋的桂枝。詩人的相思之情深沉而孤獨,他流下的淚水卻無人理會,因此他詢問相思之情的益處何在。
賞析:
《詠雪》以簡潔而凝練的筆觸描繪了雪夜的景象,通過對微風(fēng)、細雪、霧氣以及積雪的描寫,展現(xiàn)了雪的美麗和獨特的氛圍。詩人通過雪的象征意義,抒發(fā)了自己對春天的期待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對比手法使得春天與冬天的冷雪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詩人的憂思和孤獨情感通過雪夜的寂靜和冷寂得以凸顯,而最后的疑問句則進一步強調(diào)了相思之情的苦澀和無奈。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現(xiàn)實的思考,展示了南北朝時期詩人的獨特審美和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