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懷 / 作者:阮籍 |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fēng)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qū)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
|
詠懷解釋: 詩詞:《詠懷》
朝代:魏晉
作者:阮籍
詠懷
嘉樹下成蹊,
東園桃與李。
秋風(fēng)吹飛藿,
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
堂上生荊杞。
驅(qū)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
歲暮亦云已。
中文譯文:
懷古之情
在美麗的樹下形成了小徑,
東園里有桃樹和李樹。
秋風(fēng)吹散了藿草,
它們從此凋零。
繁華世界也會有凋謝,
堂上的植物生長茂盛。
驅(qū)馬舍棄這一切,
去登上西山的山腳。
我的身體已經(jīng)無法保護(hù)自己,
更何況愛戀妻子兒女。
我像被霜凍覆蓋的野草,
年末即將來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阮籍的《詠懷》。詩人以詠懷之情表達(dá)了對逝去歲月的思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詩的開頭,描繪了一幅嘉樹下形成的小徑的景象,其中有桃樹和李樹。這里的嘉樹可能指的是美麗的大樹,象征著生命的繁茂。
接著,詩人描述了秋風(fēng)吹散藿草的場景,藿草的凋零象征著歲月的流轉(zhuǎn)和事物的變遷。從此之后,一切都開始逐漸消散和凋零。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繁華世界的衰敗來比喻人生的無常。堂上的植物生長茂盛,卻也有凋謝的一天。這也暗喻了人世間的榮華富貴,終將衰落。
詩人選擇離開這一切,驅(qū)馬離去,去登上西山的山腳。這里的西山可能指的是隱居之地,表示詩人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清凈寧靜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dá)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親人的思念。詩人感嘆自己已經(jīng)無法保護(hù)自己,更何況戀妻子兒女。他把自己比作被霜凍覆蓋的野草,以此表達(dá)自己的孤獨和歲月的不可逆轉(zhuǎn)。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充滿哲理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觀察,表達(dá)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詩意深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