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 / 作者:曹植 |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
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經長夜,悲嘯入青云。
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飛鳥繞樹翔,噭噭鳴索群。
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
|
雜詩解釋: 《雜詩》是魏晉時期的一首詩詞,作者是曹植。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北有一位織婦,她織出了絢麗多彩的絲綢。明天早晨她拿起織機,日落時仍未完成。她長夜太息,悲嘯聲傳入青云之中。我守著空蕩的閨房,良人卻隨軍出征。曾經期待他三年歸來,如今已歷經九個春天。飛鳥圍繞樹飛翔,嘈嘈喧鬧地叫著成群。我愿意成為南方流動的風景,飛馳光芒中見到我的君王。
詩意:
《雜詩》以描寫織婦的形象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等待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織婦的辛勤勞作和孤獨守候,抒發了自己對良人出征的憂慮和期待,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的感慨。詩中還通過描繪飛鳥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渴望與君王相見的愿望,希望自己能成為南方美景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賞析:
《雜詩》通過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和等待的情感體驗??棆D作為詩中的形象之一,象征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孤獨的守候。她織出的綺麗絲綢,象征著她辛勤工作的成果和對遠方歸人的期待。而詩人在閨房中的守候,則表達了他對良人出征的憂慮和思念之情。詩人對時間的感知也是詩中的一重主題,他用“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時間的無情。最后,詩人渴望與君王相見的愿望通過描繪飛鳥的形象得以表達,這種愿望充滿了對自身價值的肯定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織婦、閨房和飛鳥的描繪,以及對離別和等待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歸人遠去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他對美好未來與君王相見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