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 / 作者:曹植 |
轉蓬離本根,飄搖隨長風。
何意回飚舉,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客子,捐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
|
雜詩解釋: 《雜詩》是曹植的作品,他是魏晉時期的詩人。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轉蓬離本根,
飄搖隨長風。
何意回飚舉,
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無極,
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客子,
捐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
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復道,
沉憂令人老。
譯文:
蓬草離開本根轉動,
漂泊隨著長風。
何意回頭吹起風暴,
將我吹進云中。
高高的天空無邊無際,
天路怎能被限制?
像這樣的旅行者,
舍身遠赴戰場。
即使衣衫襤褸也無所謂,
野草常不豐盈。
離開吧,不再尋找歸宿,
沉重的憂愁使人衰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游子漂泊的心情和不安定的生活狀態。詩中使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將蓬草隨風飄搖的形象比喻為游子的流離失所。詩人通過描述自己被風吹入云中,表達了渴望自由、追求無限可能的心境。
詩中的"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和對邊界的質疑。他認為天空是無限廣闊的,人的旅途也不應被限制。
接下來,詩人以自己為例子,表達了對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執著。他愿意舍棄舒適的生活,甘愿奉獻自己的生命,遠離家鄉,追隨軍隊,投身戰場。
詩的結尾通過描述衣衫襤褸的形象,強調了詩人的堅韌和不屈的精神。他告誡自己不要再尋找歸宿,因為過多的憂愁會使人變老。
整首詩通過自然意象和個人經歷,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激情和對自由的追求。它展現了魏晉時期士人的豪情壯志和不安定的生活狀態,也具有一定的政治隱喻。這首詩詞的藝術價值在于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情感的深刻表達,展示了曹植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