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東老庵 / 作者:張衡 |
東老遺風且百年,鄉評猶嘆子孫賢。
金丹數滿三千行,玉笈名留十八仙。
座上杯盤由好客,鼎中饘粥且隨緣。
相逢咸恨匆匆去,絕勝空回訪戴船。
|
|
題東老庵解釋: 《題東老庵》是一首詩詞,作者是張衡,朝代未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東老遺風且百年,
鄉評猶嘆子孫賢。
金丹數滿三千行,
玉笈名留十八仙。
座上杯盤由好客,
鼎中饘粥且隨緣。
相逢咸恨匆匆去,
絕勝空回訪戴船。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東老庵的景象和東老的傳人,表達了對東老庵文化傳承的敬意和對東老的贊美。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的解讀:
詩詞的第一句“東老遺風且百年”描述了東老庵的文化傳承已有百年之久。東老庵可能是一座道觀或寺廟,其中東老指的是庵中的長者或庵主,他的風范和學識已經流傳了一個世紀。這句詩表達了對東老庵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其歷史的追溯。
第二句“鄉評猶嘆子孫賢”意味著當地的人們對東老庵的評價仍然贊嘆其中子孫的才德。這句詩體現了東老庵在鄉里的聲望,以及對東老庵后代人才的肯定。
第三句“金丹數滿三千行”和第四句“玉笈名留十八仙”描述了東老庵子孫中有許多人在丹道和文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金丹指的是煉丹術,而玉笈則代表文學成就。這兩句詩表達了東老庵子孫在修道和文學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們的名聲和地位。
接下來的兩句“座上杯盤由好客,鼎中饘粥且隨緣”描述了東老庵內的待客之道和舉辦宴席的風俗。座上的杯盤充滿了好客之意,鼎里的饘粥則象征著豐盛的飲食。這兩句詩表達了東老庵對待客人的熱情和禮遇,以及他們隨緣而行的生活態度。
最后兩句“相逢咸恨匆匆去,絕勝空回訪戴船”表達了詩人對東老庵的懷念和離別之情。詩人與東老庵的相遇和離別都是匆匆而過,而東老庵的美好回憶則留在詩人心中。這兩句詩表達了東老庵的獨特魅力和吸引力,使得詩人再次回訪時感到無比的遺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題東老庵》以敘述的方式表達了對東老庵的景象和傳承的稱贊,強調了東老庵子孫的才德成就以及對待客和隨緣生活的態度。詩中融入了對東老庵的懷念和離別之情,展示了東老庵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
|